國之實業,江南伊始|老江南5分樣幣,重回江南
-下輯-
斗轉星移,史跡存輝。
張謇和劉坤一,百年前兩個歷史人物,
共同譜寫了一段浩氣長存的
中國近代實業發展史。
南通博物苑,記錄了張謇實業救國、發展教育
和社會公益的事跡,歷史影響深遠;
銘記劉坤一經濟強國史跡的江南造幣博物館,
則成為“推動中華廢兩改元”、
“捍衛金融自主權”那段歷史的實物見證。

— 傳承精神—
從“南通博物苑”,到“江南造幣博物館”
張謇,不僅是近代實業救國先賢和楷模,更是中國博物館事業的開拓者,其創辦的南通博物苑,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。該博物館于1905年創辦,是中國最早的一所公共博物館,中國博物館事業的發祥地。南通博物苑是一座中國古代苑囿與西方博物館理念融合的“園館一體”的綜合性博物館,辦苑宗旨為“設為庠序學校以教,多識鳥獸草木之名”。

初建時,藏品分天產(即自然)、歷史、美術、教育四部,1933年統計藏品總數為3605號。展館有南館、中館、北館三座主要建筑,室內展品有:古物、標本、藝術品、模型;室外展示有活體動植物、大型文物標本等。

1896年,時任兩江總督劉坤一上書光緒帝并獲旨建“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”,即江南造幣廠前身。2018年,江南造幣博物館正式開館,由金基集團聯合多方專業機構共同打造,地所在地為江南造幣廠舊址,是南京歷史建筑,是中國近代金融業發展的實物見證。

作為民間博物館,由金基集團投入巨資,以一己之力,承擔文化守護者的重任,為城市保存更多的文化遺產。金基集團作為多元化發展的集團企業,踐行服務社會的價值觀,承擔作為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,傳承中國錢幣文化,鑄就金石基業。

— 百年見證 —
從五分樣幣,到江南幣史。
2020年歲末,江南造幣博物館一舉拿下世界級藏品:老江南5分樣幣(庫平三分六厘銀幣樣幣),加之世界最美銀元老江南(套幣5枚)逐漸收藏的完成,以及孫中山開國紀念金幣的收藏展覽,目前館藏逾千枚藏品,它們共同見證了江南造幣廠的光輝歷程,同時也見證了從張謇、劉坤一實業救國,到孫中山開創民國的中國近代百年歷史。

1896年無紀年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分六厘銀幣樣幣(PCGS SP67),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制模試鑄,鏡面版底,鑄工精湛。幣面呈五彩氧化,銀光甚佳,是喜敦版老江南三分六厘樣幣品相最佳者,位列PCGS公司評級紀錄第一名。其幣身自然氧化之五彩銅光,精美絕倫,令人嘆為觀止。此樣幣國內尚無全套收藏記錄,甚為珍罕。

1896年伊始,江南造幣廠走過了一百多年的光輝歷程。在歷史長河中,每一枚銀幣,都是一段歷史,都有一個故事。作為特定區域、特定時代的實物見證,具有極強的紀念意義,更意味著朝代更替、歷史沉淀。1896年南京造幣廠向英國伯明翰造幣廠定購新式造幣機器,并將全套五枚銀幣委托其代為鑄模,1897年該套標明“江南省造”的五枚銀幣正式發行,俗稱“老江南”。在1981年出版的《伯明翰造幣廠的鑄幣故事》一書中,此套樣幣圖片編號CN22,每枚樣幣均有詳細文字記錄。
—其精如一 —
從“金機”,到“金基”。
“江邊城下,其精如一”,這是骨子里的金基。從機械行業起步,在金基近三十年的發展歷程中,“精而美”的戰略如影隨形,從產品的精筑,到服務的精心,都離不開難能可貴的“精”字。由“金機到金基”,不變的是做好產品的秉持和血脈,“匠心精筑·堅忍持之”。


金基集團的成員企業“南京第二機床廠”,作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骨干企業,在如火如荼的工業發展中,展現出用實業與中華民族共命運的情懷,寫下了早期中國工業實業報國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。 “南京第二機床廠”成立初期即不畏艱難,百折不饒,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紅遍全國,一躍成為全國行業標桿,“內學二機,外學邯鋼!臂`行實業報國,是“二機”人的榮耀和芳華。

傳承“二機”的實業精神,金基集團成立于1992年,從機械制造行業的配套建設起步,緊密跟隨中國重大歷史步伐。實業,是一個更具社會責任感的名稱,也是金基集團一步一個腳印走過的路。金基集團深知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,負重前行,不斷發展。


— 不忘初心 —
從這一城,到每座城。
金基堅持與每一座城市并肩前行,緊扣城市脈搏,融入城市發展,為時代建筑千秋基業。始于十朝都會南京,細細探尋腳下每一方土地的過往與現在,金基用一代一代的人居作品,真實的展現出城市心間的美好生活圖景,獻禮深愛的這片熱土。金基集團,近30載奮發自強的實干精神,懷赤子之心,以匠心辦恒業,以實干做實事,努力為積累社會財富、創造就業崗位、促進經濟社會發展、增強綜合國力作出貢獻。

金基集團作為城市文化的守護者,更新城市繁華,積極參與城市開發建設,打造了眾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項目,奉獻越來越美好的生活。2012年從國創園開始,繼之以匯智園、紅五月、雙創園等園區,立足產業前沿,厚植創新沃土,形成布局南京的六大產業園區。金基集團以一體化城市運營商的姿態,戰略布局園區產業,助力實業發展,不斷培育城市生長的力量。